1、 是否行使合同解除權是合同當事人的一項權利。當事人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否則,本合同將被繼承和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4條,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下列合同:
(1)因重大誤解而訂立的合同。
(2)如果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的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則在訂立合同時顯然是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撤銷權應當消滅:
(1)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2)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合同法》中一般撤銷權的行使在實踐中,經常出現當事人認為合同明顯不公平或欺詐,要求撤銷合同,但不單獨提起撤銷權訴訟的情況。關于如何處理其抗辯,存在著很大的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撤銷權必須以反訴的形式提出。如果撤銷權允許以抗辯的形式行使,在原告撤回的情況下,法院不必處理被告的撤銷權,因為它無法同時對被告的抗辯作出單獨的判決,由于《合同法》賦予撤銷權人請求變更、撤銷或合同效力的選擇權,且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如果允許抗辯的形式,將有多種可能性,因此,撤銷權的行使和合同的效力處于不確定狀態。另外,撤銷權在性質上屬于確認行為,撤銷權的行使應分別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出
另一種觀點認為,無論是反訴還是抗辯,撤銷權的行使都是向法院主張的形式。關鍵在于根據《合同法》第55條對撤銷權進行審查時,撤銷權是否已經消滅。因此,應允許其以抗辯的形式主張一般取消權。合同取消的后果
合同雙方根據合同規定解決合同爭議,經仲裁或人民法院判決,本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將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歸還財產。財產返還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當事人要求對方返還投資財產的權利,而接收方依法負有返還義務。返還權和返還義務是指雙方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態,而不是不履行合同的損失。賠償損失。損失賠償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
損失賠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合同終止時,通過賠償損失的方式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另一種是根據責任大小,在合同被裁定無效或撤銷后,雙方所遭受損失的賠償比例
3。行政處罰。如果合同無效,可能導致收回財產并受到行政罰款。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為非法所得。違法所得依法追繳,并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知識是對小編“合同解除權”相關問題的回答。是否行使合同解除權是合同當事人的一項權利。雙方可根據具體情況作出決定。否則,應繼承并履行本合同。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上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醫院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21公司跨區變更地址程序是什么
2021-01-16取保候審是犯罪情節輕的嗎
2020-12-03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分析旅行社責任保險案例
2020-11-27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