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合同法中,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是否被視為無效合同,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尚不清楚,但一方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變更或解除合同,法院同意解除的,本合同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修改或解除下列合同: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2)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
如果一方以欺詐、脅迫或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訂立合同,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合同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二、對合同的重大誤解
(1)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因為合同的性質往往決定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將銷售合同誤解為禮品合同,必然會改變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從而違反合同的初衷因此,對合同性質的誤解應該是一種重大誤解對另一方的誤解。在立即解決或沒有個人性質的合同中,對另一方的誤解通常不構成影響合同效力的重大誤解,因為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會因o不同的特定當事人。但是,在基于當事人信用的合同(信托、委托、存款和信用)、基于某種感情或特殊身份關系的合同(如禮品和免費貸款)或基于當事人特定技能的合同(如履約和加工合同)中,對方的誤解顯然屬于重大誤解
(3)對標的物種類的誤解。如果冰箱被誤解為冰箱。因為對標的物的誤解屬于對合同標的物本身的誤解,這將導致合同目的的失敗,并導致誤解受到嚴重影響這應該屬于一個重大的誤解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將贗品視為真品,將合金視為純金是一個重大誤解。然而,只有對標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用途的誤解才不是一個重大誤解對標的物的數量、包裝、履行方式、履行地點、履行期限的誤解。如果上述誤解對誤解造成重大損失,則應歸類為重大誤解。如果上述誤解沒有對誤解造成重大損失,則不屬于重大誤解誤解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意見》第68條的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注:因欺詐行為而訂立的合同是基于欺詐方對欺詐行為的錯誤理解而作出的意圖表達。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所謂惡意串通是指雙方串通的非法行為e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共同實施簽訂合同的民事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惡意串通訂立的合同的構成要件為:
(1)當事人主觀上是惡意的,即明知或明知其行為會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當事人之間存在串通。串通是指相互串通和串通,使當事人能夠就行為的動機、目的、行為和結果達成一致,從而實現共同目的。在就實現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后,當事人同意:o相互合作或共同實施合同法雙方串通的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惡意串通的結果應是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受到損害。法律不禁止雙方在訂立和履行合同時獲取利益但是,如果雙方都在謀求自身利益的同時損害了國家、集體或第三方的利益,法律將予以干預。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瞞行為,是指雙方掩蓋其真正的非法目的目的實施合法行為,或行為形式合法,內容違法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確規定,但合同明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社會和公共利益"可用于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目的和內容上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的修訂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為依據.“
上述知識是次要編輯對“重大誤解和無效合同”的理解“在中國的合同法中,由于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并不明確,但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修改或撤銷合同。如果法院同意撤銷,合同無效。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在互聯網上尋求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包括拆除建筑物
2020-12-22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濟寧汶上交通違章多久處理
2020-11-28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已登記的地役權申請轉移登記提交的材料
2021-03-17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國家拆房多少錢一平方
2021-02-26買拆遷房辦房產證時房主加價怎么辦
2020-11-10贈送面積真的靠譜嗎
2020-12-09拆遷評估政策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2-26安徽省蕪湖市關于拆遷安置補償方面的規定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