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0年5月,a公司與持有假大學文憑的a簽訂了為期三年的雇傭合同,約定月薪3000元。2001年2月,a公司向a發出解雇通知,以a持有的文憑是假的為由提前終止雇傭合同。A要求A公司賠償。a公司在2個月內只支付了1500元的工資。為此,a向法院提起訴訟
[評估]
經審理,法院認定:a以欺騙手段與a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但是,a已經為公司安排的工作支付了勞動報酬。a公司調整a的工資沒有法律依據。a公司已支付1500元人民幣,為期2個月。A要求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賠償請求不被支持
中國勞動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沒有提及因工人欺詐導致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規定。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已經完善,該法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無效,根據法院對本案的判決,過錯方,無論是雇主還是工人,均應承擔締約過失責任,雖然勞動合同的無效是由于員工的欺詐行為造成的,法院仍責令用人單位按照A公司原安排的崗位工資標準支付員工工資?!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2001年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后被確認無效的,用人單位一般可以參照用人單位同期、同工種、同崗位的工資標準,支付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秳趧雍贤ā返?8條與本解釋相近,該解釋規定,如果合同被確認無效,對勞動者的補償金的計算方法應符合現行相關立法和司法實踐。無論是誰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都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如果工人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工人將承擔的唯一法律后果是與雇主建立的勞動關系不受法律保護,工人將不承擔對雇主的損害賠償責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適用于本案,法院的裁決可能會完全不同
適用于法院判定勞動合同無效的法律是《勞動法》第18條第1款第2項,即以欺詐、威脅的方式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根據該規定,如果勞動合同的任何一方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欺詐行為,則勞動合同無效。
根據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1款,欺詐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但是,對于無效合同,法律責任第86條規定過錯方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這一規定,在這種情況下,雇主可以對工人提起反訴
作者:益陽縣人民法院董勝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查法院的民事調解書
2020-11-27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安置房簽了合同打官司有效嗎
2021-01-27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和標準是什么
2021-02-16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機械設備合同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09動物園動物因游客挑逗咬人誰負責
2021-01-27如何繞開二手房中介陷阱
2020-11-08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定
2021-02-14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