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劉先生向田先生借了8萬元,為期一周,開具了一張借據,并出售了價值13萬元的汽車(新車),并向田先生交付了購車手續作為擔保。第二天,劉去了田的住處,以擁有一輛急救車為理由,把車騙走并躲藏起來。案發后,劉的家人協助歸還了8萬元贓款。[點評與分析]在劉某案的審理過程中,對于劉某寫借條借錢的行為是民事欺詐還是構成欺詐罪,眾說紛紜。第一種意見認為劉的行為是民事欺詐。首先,本案中有兩個合同,貸款主合同和擔保從屬合同。主合同成立。該合同是一份擔保合同。根據法律,“作為擔保的汽車”應進行登記。如果沒有注冊表,則為無效合同。從屬合同的無效不能影響主合同的有效性。在本案中,劉某將現金借給了田某,并向田某開具了“借條”,符合民事借貸行為的要求。其次,劉的行為屬于民間借貸欺詐行為。在本案中,劉駕駛汽車的行為是田對實現其財產的權力的錯誤理解。它屬于民事欺詐和違反誠信行為。第三,田的損失可以通過民事訴訟程序得到補救,劉的行為應被認定為民事借貸行為。第二種觀點認為,劉的行為構成詐騙罪。在假裝提供抵押品后,騙取對方信托,“借”8萬元,騙取并逃離了田實際占有的抵押品。它符合刑法中詐騙罪的特征。貸款到期后,手機被關閉,失去聯系。它非法占有這筆錢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作者同意第二種意見。1、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編造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大量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產的所有權。首先,行為人實施欺詐,在形式上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虛構事實,另一種是隱瞞事實;本質上,這是一種使受害者陷入錯誤理解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劉將汽車和購車手續交給了田,實際上是將汽車抵押給了田。2、 詐騙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在這起案件中,劉詐騙了田某在田某地方抵押的汽車。由此可見,劉某向田某借錢,即以自己的汽車為幌子,騙取田某8萬元,然后以其他方式騙取自己在田某地方抵押的汽車,達到騙取田某8萬元的目的。3、 對于劉的判決,根據寬嚴相結合的刑事司法政策,寬是為了和諧,嚴是為了打擊不和諧因素,促進和諧。在本案中,劉的家人在事件發生后協助歸還了8萬元贓款。受害者被原諒了,并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感到后悔。在判刑時,他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它能更好地體現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促進社會和諧。陳曉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2020最新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0-12-07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工亡賠償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2-19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離職了怎樣才可以拿到經濟補償金
2021-02-0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