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對方財產的行為。本罪的客體不僅包括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但也包括合同另一方的財產所有權;本罪的客觀方面是在訂立和履行合同過程中,詐騙對方財產和數額較大的。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五種情況:1.以虛構單位的名義或以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2、無實際履行能力的,可以通過先履行小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誘使對方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三)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4.收到對方支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逸。(五)以其他方式騙取當事人財產的。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合同詐騙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隱瞞事實或者故意告知對方虛假信息,誘使對方錯誤表達意思的行為合同的履行
合同詐騙罪與合同詐騙罪在涉及的對象、時間、手段和內容上有相似之處,但二者也有本質區別:
1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不同:
合同詐騙罪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而合同詐騙罪只能是直接故意。行為人的主觀目的不同
合同欺詐行為人的根本目的是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利用欺詐手段使對方產生錯誤的理解和判斷,做出自私的行為。其行為性質屬于民法調整范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合同詐騙罪的根本目的是非法占有對方財產,行為人沒有履行合同的誠意。行為人的手段不同
合同欺詐。其虛構事實和真實性通常不會影響合同的履行,行為人只會擴大其履行能力和標的物的相關質量和數量。合同詐騙罪采用刑法第224條所列的主要手段。對所得財產的處理有不同的方式
合同欺詐行為人通常根據合同使用欺詐所得的財產。一般來說,合同詐騙罪犯罪人所獲得的財產主要用于鋪張浪費,沒有還款意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雇傭關系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31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因過錯造成保險財產損失代位求償案
2021-02-1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