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欺詐必須具備以下四個要素:
(1)欺詐者有欺詐意圖。欺詐意圖是指當他知道自己的陳述是虛假的并將導致另一方錯誤理解時,希望或縱容結果。欺詐故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陳述虛假事實的故意;另一種是誘導他人錯誤理解的意圖。在現實生活中,根據行為人的動機陳述虛假事實并不少見,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行為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第二類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行為人認為所陳述的錯誤事實是真實的,即他無意主觀陳述錯誤事實,此時不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然而,要區分行為人是否有陳述錯誤事實的意圖并不容易。這主要是從行為人的行為動機、知識和經驗及其客觀環境中確定的。(2)欺詐者實施了欺詐。欺詐是指欺詐者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理解。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構成欺詐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如將假冒偽劣商品描述為優質低價。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將真實情況告知對方,而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構成欺詐?大多數國家的法律規定,當行為人有義務不加解釋地解釋真實情況并保持沉默時,即構成欺詐。中國法律關于沉默是否構成欺詐的規定與上述規定類似,如《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銷售不具備產品應有使用性能的產品時,銷售者應當事先向消費者或用戶說明,否則,賣方應承擔民事責任。這項規定表明,在有義務解釋時保持沉默構成欺詐。此外,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有義務解釋的人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騙者因欺詐而犯錯。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缺乏了解等重要情況。要構成欺詐,受騙者的錯誤理解與欺詐者的欺詐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換言之,如果受騙者簽訂合同,欺詐方提供的虛假信息必須與合同內容密切相關,并且由于欺詐方提供的虛假信息,欺詐方對合同內容有錯誤的理解。(4)欺詐方的意圖表達是由于錯誤造成的。如果欺詐者的意圖表達不是由于欺詐,則不構成欺詐。這表明欺詐者的意圖表達與欺詐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0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醉駕吊銷駕照后多久能重考
2021-03-01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出租人拒絕維修水管,該怎么辦
2020-12-15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
2021-01-15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