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法院對管轄權異議的審查是一種正式審查,這取決于管轄權異議的性質。管轄權異議制度是一種程序救濟制度;審查的目的是確定法院是否對該案件擁有管轄權,而管轄權問題在中國純粹是一個程序問題。因此,對該問題的審查應僅限于由雙方提供的材料正式確定管轄權;如果管轄權審查考慮實質審查因素,則屬于非法超越訴訟程序,案件提前進入“審判類”,明顯違反了審判的基本原則。因此,案件管轄權的確定是人民法院依職權審查訴訟要件的事項,不受當事人是否申請管轄權異議的約束。人民法院應當依職權對管轄權異議進行審查,不得將異議送交原告,也不得聽取原告的意見。另一種意見是,應當將異議送達原告答辯,然后由法院根據事實進行審查,理由如下:
首先,管轄權異議的威權色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法院確定管轄權的啟動不受當事人是否受約束的適用。即使當事人沒有管轄權異議申請,法院也可以根據職權積極調查,并可以積極收集、調查和確定管轄權證據;第二,管轄權的確定不受當事人管轄權異議內容的限制。然而,必須明確的是,法院管轄權的功能主義并不絕對排除當事人的辯論和對抗。管轄權的確定是法院職權主義和辯論主義相結合的最佳體現(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3年第二卷第191頁,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辯論主義要求直接決定法律效力的產生、改變或消除的必要事實必須出現在雙方的辯論中。人民法院不得對當事人之間尚未辯論的事實作出判決,也不得根據事實的權限積極收集調查證據。它必須以當事人之間無爭議的事實作為判決的事實依據。因為當被告對法院的管轄權提出異議并要求法院支持他的異議時,他應該提供相應的證據來支持他的主張,這是可以辯護的。原告得知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后,為了與被告進行辯論,被選定起訴的法院具有管轄權,并應向法院提交證據以支持其主張。這反映了辯論主義貫穿于民事訴訟的整個過程。在整個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有權就訴訟中涉及的實際問題和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當然,當雙方管轄的事實不清楚時,法院不需要通過分發證據來確定誰承擔事實不清楚和無法成立的索賠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差別是什么
2021-02-01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