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法系國家在承諾何時生效的問題上采用到達原則或服務原則。也就是說,承諾意思表示在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合同成立。例如,《德國民法典》第130條規定:“當向另一方當事人表達意圖時,如果另一方當事人不在場,意圖表達應在到達另一方當事人時生效。”中國臺灣地區的《民法典》第95條也規定,“這不是對話,而是意愿的表達,在通知到達對方時生效。”根據到達原則,承諾只有在要約人收到承諾通知時生效,合同成立。如果承諾通知因郵局、電報局和其他原因而丟失或延遲,承諾發出人應承擔承諾何時生效的后果,普通法體系一般認為承諾應交付給要約人,在通知要約人并實際收到承諾書之前,合同不成立。承諾必須真正交付給要約人,這是一項基本原則。然而,當承諾通過郵局寄出時,也有特別重要的例外情況。承諾書是通過郵局寄出的。承諾的含義在發出時生效,合同成立。這就是學者們所說的信使主義,或信使主義。根據信使主義,一旦承兌人將中標通知書投入郵箱或向電報局發出中標電報,無論要約人是否收到,中標即生效,合同成立。如果由于郵局、電報局或其他原因,接受要約的通知被延遲或丟失,其后果應由要約人承擔。
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8條規定,“接受要約在同意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國際商事合同通則》第2.6條還規定:“對要約的接受在同意書送達要約人時生效。”可以看出,《公約》和《通則》排除了普通法中通過信函和電報發送承諾通知的發送原則,而采用了送達原則。根據對國際商事合同一般原則的解釋,接受服務原則優先于發送原則的原因是受要約人承擔傳輸風險比要約人更合理,因為這是受要約人選擇的溝通方式。他知道這種方法是否容易出現特殊風險或延誤,他應該能夠采取最有效的措施,確保驗收交付到目的地。我國《合同法》還采用了送達主義的做法,規定“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如果承諾不需要通知,則承諾在根據交易習慣或要約要求作出承諾時生效。《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18條第3款與《國際商事合同一般原則》第2.6條第3款基本一致。該通則規定:“如果根據要約本身,或根據當事人之間的既定慣例,或根據慣例,受要約人可以在不通知要約人的情況下通過行為表示同意,則承諾在行為發生時生效。”為了建立數據庫,甲方要求乙方制定專項計劃。乙方在未向甲方發出中標通知書的情況下,開始起草計劃,并要求甲方在完成后按照報價中列出的條款付款。此時,乙方無權要求付款,因為乙方從未通知甲方其所謂的接受要約尚未生效。但是,如果甲方在其報價中通知乙方,則甲方不在接下來的兩周內。如果乙方打算接受報價,為了節省時間,他應立即開始起草計劃。一旦乙方開始起草本合同,即使乙方未能立即通知甲方其承諾,或如果本合同以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則延遲通知甲方,本合同仍將成立,承諾的到達時間,適用合同法第16條第2款的規定,即以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并且接收方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數據報文進入特定系統的時間視為到達時間;如果未指定具體系統,則數據電文首次進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統時應視為到達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特定系統的情況下發送的傳真、電傳和電報應與信件一樣處理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去哪一個法院
2021-03-09雙方年齡差距很大,能結婚嗎
2020-12-26工傷賠償可直接上訪嗎
2021-02-06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