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是否有效
根據我國有關法律,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的,合同無效,另一方可以申請解除合同,造成損失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方以欺詐或者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之一的,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訂立合同時,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另一方違背真實意思而訂立合同,顯然是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
遭遇合同欺詐可以采取哪些補救措施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合同欺詐可以通過以下五種方式補救:
1。協商變更并終止合同。協商變更,包括對合同內容的修改或補充。協商終止是指雙方在合同關系到期前提前終止合同。表現不佳。不履行適用于欺詐方發現簽署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另一方涉嫌欺詐,且雙方簽署的合同可能是欺詐性的無效合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被騙方應暫時不履行合同規定的內容。如果不送貨,就不付款,以免造成財產無法歸還。暫停表演。適用于被欺詐方已開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畢,發現該合同可能是欺詐性合同,另一方涉嫌欺詐的情況,被欺詐方應暫時停止履行。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被欺騙方在履行前或者履行中發現合同欺詐的,可以在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過程中,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欺詐合同無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對方涉嫌欺詐,應及時起訴;在起訴前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收集證據和撰寫起訴書;發現欺詐人可以處分或者轉讓已經履行的財產的,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財產保全。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許多合同詐騙案件違反刑法,詐騙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發現詐騙人不能履行隱匿財產或者逃逸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積極提供各種線索,收集合同欺詐證據,協助司法機關迅速偵破合同欺詐案件,以彌補因合同欺詐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中國相關法律,如果合同一方以欺詐手段簽訂合同,則合同無效,另一方可以申請解除合同。如果造成損失,欺詐者可能需要賠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咨詢有關luba的法律意見。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決水罪辯護詞是怎樣的
2021-01-13非法行醫罪與醫療事故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9環境污染罪向誰提出控告
2021-03-21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車險理賠注意事項
2020-11-13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舊房拆遷回遷戶補償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