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當事人協商解決
專利侵權糾紛是民事糾紛,由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有利于平息紛爭,化解矛盾。《專利法》第57條首先提倡這種解決方式。但是協商解決不是請求處理或者起訴的專利侵權糾紛的處理模式一般有協商解決、行政處理、司法解決和訴前臨時措施前提條件。當事人不愿意協商的,可以直接通過行政或司法程序處理侵權糾紛。
2、行政處理
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侵權糾紛是實現專利權保護的重要途徑。依《專利法》第57條規定,專利管理機關處理侵權糾紛時,有權認定侵權行為是否成立;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對專利管理機關的處理決定,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15天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專利管理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專利管理機關也可以對侵犯專利權的損害賠償問題進行調解。但損害賠償屬于典型的民事救濟方式,專利管理機關只能應當事人的請求進行調解,不作處理決定。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專利侵權的民事訴訟。
3、司法解決
所謂專利權糾紛的司法解決是指為了有效地對侵犯專利權行為予以制裁,給權利人以適當的補救,維護市場秩序,司法機關給予專利權人以必要的司法救濟。當專利權受到不法侵害時,專利權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專利侵權糾紛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及各地高級人民法院指定、經最高人民法院同意的較大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和其他中級人民法院不能作為第一審法院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
4、訴前臨時措施
訴前臨時措施,是指在訴訟開始之前,為制止正在實施或即將實施的侵權行為所采取的措施。《專利法》第61條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如不及時制上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人民法院處理前款申請,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93條至第96條和第99條的規定。”
并不是所有的專利侵權案件都是可以選擇協商處理的,必須先要確定侵權者是否已經構成了刑事犯罪。大部分情況下,專利侵權糾紛都是會上訴至人民法院的,這種處理方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收集侵權證據、確定管轄此類案件的法院。
侵權實用新型專利處罰
淘寶外觀專利侵權如何認定
裝修使用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調解不了怎么辦
2020-12-21簽名只簽單個姓氏有效力嗎
2021-02-19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新農村建設必須拆除老舊房嗎
2020-12-29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