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權主要保護的客體對象是什么
專利保護的客體,是指專利保護的對象,即可以取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按照巴黎公約第一條的規定,專利保護的對象僅指發明,而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是與發明并行的工業產權保護的客體。因此,大多數國家僅把發明作為專利保護的客體,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則分別另行制訂與專利法平行的法律來保護。我國專利法保護的客體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三種工業產權的客體,這三者在我國專利法中統稱發明創造。應當注意的是,在我國的專利法中,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雖可加以保護,且在這兩者的后面也加上“專利”二字,但不能認為是巴黎公約中所說的專利。
根據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條 委托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托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其實話細則的規定,專利權歸下列人所有:
1、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為單位;
2、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為個人;
3、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依其合同約定決定;
4、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各方在協議中約定的以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屬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
5、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委托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委托書中有約定的外,其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人屬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
6、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或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日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應在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通知后自行協商確定申請人。
綜上所述,專利權主要保護的客體對象一般都是屬于研究開發人的,而他也有轉讓專利申請的權利,委托人既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也可以擁有同等條件優先受讓該專利的權利。當然其中也要注意職務發明的認定。
專利權的取得方式包括哪些
專利權何時獲得,如何取得專利權?
專利權終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