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能不能拒絕上班?不能。
用人單位的確有義務將簽訂完的勞動合同給予勞動者持有,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該勞動合同的合法性。《勞動法》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以及“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屬無效合同,但簽訂合同過程中不存在這些問題,因此即使勞動者手中沒有合同,只要合同合法,勞動者就必須執行,否則就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單位未交付勞動合同合法嗎
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屬于違法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后,未將依法應當由勞動者收執的一份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則用人單位的行為即構成違法。
本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行為屬于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是因為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以各種理由扣押本該由勞動者收執的一份勞動合同。在勞動者權益受到用人單位侵害,尋求法律救濟時,由于勞動者拿不出勞動合同文本,往往很難舉證證明與用人單位約定的各項權利,有時甚至難以證明本人與該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從而導致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時得不到法律救濟。為了保證勞動者在受到用人單位侵害時能夠盡快合法地得到法律救濟,有必要讓用人單位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單位不交付合同文本怎么辦
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兩類:
(一)行政法律責任。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責令改正的目的是糾正違法狀態,其屬于行政命令,而非行政處罰。由于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行為不屬于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所以本法沒有設定對這類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
(二)民事性質的法律責任。如果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并且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則用人單位應當對該勞動者承擔民事性質的賠償責任。根據《勞動法》以及《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規定,用人單位不依法承擔以上賠償責任,或者勞動者對賠償數額等不服的,勞動者可以依法通過勞動爭議處理途徑尋求法律救濟。
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能不能拒絕上班?如果勞動者遇到了用人單位不給勞動合同的情況,要采取正確合法的方法來進行應對。在保險單理賠困難的時候,單位未給勞動合同副本勞動者要求拿回合同來的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幫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工商部門怎么處理
2021-02-23變更判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03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婚姻自由原則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30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什么情形可申請取保候審
2020-11-28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集體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流轉問題的對策有哪些
2021-02-19我國的土地流轉政策是怎么樣的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