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更合同的除斥期間是如何的
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是指欠缺某種合同生效要件,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意思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對合同內容予以變更或使合同效力消滅的合同。
一、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性質
1.主要違反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要件。
2.形成訴權:變更、撤銷權行使主體為法院或仲裁機構。
二、可變更、可撤銷合同法定情形
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即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撤銷請求權。
(1)重大誤解: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2)重大誤解構成要件:
A.合同一方或者雙方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
B.合同雙方均無主觀上的故意;
C.合同一方基于重大誤解而訂立合同;
D.誤解必須是重大的。
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即雙方當事人]均享有撤銷請求權。
(1)合同的顯示公平:是指合同一方當事人利用自身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等情形,在與對方簽訂合同中設定明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條款,致使雙方基于合同的權利義務和可觀利益嚴重失衡,明顯違反公平原則。
(2)雙方簽訂的合同中設定了某些看似對一方明顯不利的條款,但設立該條款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其實質恰恰在于衡平雙方的權利義務。在此情形下,合同一方當事人以顯示公平為由請求撤銷該合同條款的,不應予以支持。
三、合同解除權的除除斥期間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定某種民事實體權利存在的期間。權利人在此期間內不行使相應的民事權利,則在該法定期間屆滿時導致該民事權利的消滅。具有如下特點:
1、除斥期間一般是不變期間,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斷或者延長。
2、除斥期間消滅的是權利人享有的實體民事權利本身,如追認權、撤銷權、解除權等。
3、除斥期間規定的是權利人行使某項權利的期限,以權利人不行使該實體民事權利作為適用依據。
4、除斥期間是自相應的實體權利成立之時起算。
故而,合同法所約定的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該一年的期間為法定的期間,而非除斥期間,其后面規定的五年期間為除斥期間。
四、常見的除斥期間
6個月《合同法》第193條繼承人、法定代理人對贈與的法定撤銷權、工程款優先受償權1年《合同法》第55條;《民通意見》第73條第1款;《合同法》第192條;《合同法》第75條;《婚姻法》第11條對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變更權;對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的變更權、撤銷權;贈與人的法定撤銷權;保全撤銷權;受脅迫一方的婚姻撤銷權5年《合同法》第104條領取提存物的權利5年《合同法》第75條保全撤銷權
國家法律規定“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該一年的期間為法定的期間,而非除斥期間,其后面規定的五年期間為除斥期間。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合同糾紛判決后上訴期為多長時間
2021-02-19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人身保險內容有哪些
2020-12-04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交通保險理賠誤區有哪些
2020-11-22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