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解除工資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解除的,是需要支付職工的當月工資的,并且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月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
何謂應得工資,按照該條例的解釋包括了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總和。
由此,可以認為凡是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屬于工資范圍內的應得貨幣收入都應該計算進去,由此應理解為工資總額。
對于工資總額所包括的內容,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作了解釋,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所以,凡是12個月當中應得以及已經得到的上述范圍的貨幣收入,都應作為工資的范圍予以計算,但是,應當將不屬于工資范圍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勞動收入予以剔除。
勞動合同解除工資何時支付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支付時間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約定,且工資每月至少發放一次。
那么,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的情況下,工資又該何時發放?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會表示,根據公司關于工資發放的相關規定,工資統一在每月的某日發放,要求勞動者在指定的日期到單位領取工資或者辦理相關的手續。
事實上,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所以,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的情形下,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立即支付當月的工資,且用人單位不能以公司的工資制度進行抗辯。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關于合同解除工資計算的一些理解與整理了,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任何法律問題,可來律霸網,會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定能完美解決你的煩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
2020-11-08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假結婚”與“假離婚”有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26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集體組織所有權有哪些
2021-01-11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