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問題,在職工持股的企業都可能發生:勞動關系沒有了股份怎么辦
企業無權要求員工退股
首先,企業與持有企業股份的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不能要求員工退回持有的該企業股份。勞動關系與股東權分屬不同的法律范疇,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不影響股東權。勞動合同是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簽訂的合同,雙方為平等主體,權利和義務關系受《勞動法》調整。而股東權是股東對企業的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紅利等。股東與企業之間不是平等主體,其權利和義務關系受《公司法》或其他相關法律調整。因此,持有企業股份的員工與企業之間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并不影響其股東權,企業更無權要求其所有人放棄所有權。
員工也不能自己退股
既然企業不能要求員工退股,作為員工由于已經離開企業也不想再持有該單位的股份,是否可以退股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股份具有不可償還性,投資者認購股份后,不能退股。每個股東都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利益。一旦股東退股,會產生企業資本的空殼化,侵害企業債權人的利益。我國法律是禁止退股的,《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股東在公司登記后不得抽回出資。”1992年6月,財政部和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發布《股份制試點企業財務管理若干問題暫行規定》第十二條也規定:“股東投入企業的股本,在企業存續期間不能抽回。”
企業收購是否允許
在前兩個途徑行不通的情況下,公司以收購的形式收回這些員工手中的股份總該可以吧但就目前的規定,企業要收購自己發行的股票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根據《公司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在企業減少注冊資本時,可以收購自己發行的股票。而對于有限責任公司而言,由于不對外發行股票,所以不產生企業收購自己股票問題。那么,有限責任公司是否可以購買股東的股份呢也不能。因為股東作為投資人,是企業的所有者,企業如果從股東手中購買了股份以后,出現了企業自身既是被所有者,又是所有者的矛盾,因而為法律所禁止。
員工利益如何維護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員工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有以下辦法。一是行使股東權。即持有企業股份的員工,雖然與企業沒有勞動關系,仍然依法持有企業的股份,可以作為股東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取紅利。二是以轉讓形式收回投資。由于股資不具可償還性,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只能通過轉讓股份來收回投資。轉讓分為向企業其他股東轉讓和向股東以外的其他人轉讓。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份,如不購買,視為同意轉讓。另外,轉讓股份的價格應以凈資額或稱股東權益為基礎,而不是返還原來入股時的錢。在實踐中,股東轉讓股份的價格可高于或低于每股凈資產額,但是,這一價格必須出于股東自愿。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份時,不論企業還是其他股東,均無權干涉轉讓價格的確定。如果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外人的話,還必須按照欲轉讓股份的股東與他人協商的價格購買該轉讓股份,否則,視為同意向外人轉讓。
不管員工采取哪種辦法,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不能讓企業以原入股時的價格返還給你,這樣做不但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也侵害了全體股東的利益,甚至會危害到與公司進行經濟合作者的利益。另外,員工對于公司提供的每股凈資產額表示疑義,可以申請中介評估機構進行評估。
以上意見是這些專家根據對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理解作出的個人解釋,并不是具有法律效應的答案,因為由終止勞動合同引發的關于股份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他們也希望希望有關部門能認真研究在法律的框架內解決問題的辦法,以維護每一名職工和股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方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9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發生糾紛后怎樣找個靠譜的律師
2021-03-19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