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勞動者解除合同都要繳納違約金嗎
一、《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上述支付違約金的情形在有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中才能存在,而在普通的只有勞動合同期限的合同中即使存在上述情形,也不能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那么,在哪種情況下有服務期的約定呢?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如果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又不存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二十六條規定的法定免除違約金的情形,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另外,職工在涉及到保密事項和競業限制的情況下,也存在承擔違約責任的情形。其中《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為了防止用人單位限制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隨意約定違約金,為此《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除了因培訓約定服務期和涉及商業秘密約定競業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公司分立是否交企業所得稅
2021-03-05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勞動爭議管轄異議
2020-11-29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出質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