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法律維權應注意哪些時限?
問:勞動者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合法權益時,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時限有哪些?
勞動法120網(www.laodongfa120.com)首席顧問、勞動法專家曾凡新律師解答:勞動者通過勞動爭議仲裁、民事訴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或者申請工傷認定、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時限內提出申請。如果超過了法定時限,有關申請可能不會被受理,致使自身權益難以得到保護;即使被受理,也可能因為超過法定時限而請求主張得不到支持。主要的時限包括:
(1)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應當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即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提起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申請行政復議的,應當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60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
(4)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自收到行政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10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6)申請工傷認定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7)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應在違反勞動保障法律的行為發生在2年內進行舉報申訴。(二〇〇七年九月十六日星期日)
【特別提示】疑難解答僅供參考,不構成律師意見,如處理具體法律事務,請咨詢有資質的專業律師。(勞動法120網www.laodongfa120.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9偵查期間聘請律師的時間及權利是什么
2021-02-25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的具體內容
2021-03-18涉外勞動糾紛案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境內涉外勞動關系有哪些
2020-11-2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舊城改造拆遷營業房,能賠償同面積的商鋪嗎
2020-11-13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的原則有哪些
2021-02-05非法自辦幼兒園面臨拆遷孩子如何安置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