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定義,可以得出,競業限制補償金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競業限制補償金必須是基于勞動關系的存在才能產生;
第二、競業限制補償金以勞動者履行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為前提條件;
第三、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支付期限、標準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具有較強的法定性。
第四、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體僅限于用人單位和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雙方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等未作約定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原因不按協議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勞動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即在沒有約定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情況下,根據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也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如果有約定,而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支付義務,勞動者可以選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金,也可以選擇解除競業限制協議,而放棄要求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張。
作為勞動法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協議以及競業限制補償金的適用等提供了相應的法律根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1級能否申請工傷
2021-03-24贍養協議和房產轉讓協議能一起寫嗎
2021-01-26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5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