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默認具有法律效力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哪些默認具有法律效力?在通常,要約生效以后,承諾的意思表示必須由承諾人明確表示,并把意思表示通知給要約人。因而默認一般不會構成成承諾。但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特殊情況下,默認是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的。
(1)受要約人在承諾的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在有效期內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了承諾期限,除非要約人及時告之受要約人承諾已過期,否則承諾是有效的。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此處為對合同成立的默認。
(3)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處為以行為默認了合同的成立。
(4)在買賣合同中,當事人間對標的物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數量或質量不符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默認。
(5)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屆滿以后,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做表示的視為同意購買。即默認愿意購。
(6)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付利息。
合同上的默認
合同上的默認是指當事人無言語。文字表示。又無任何積極的行為。以沉默方式進行意思表示。
在通常,要約生效以后,承諾的意思表示必須由承諾人明確表示,并把意思表示通知給要約人。因而默認一般不會構成成承諾。但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特殊情況下,默認是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的。《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所謂要約邀請,又稱為“引誘要約”,是指一方邀請對方向自己發出要約。從法律性質上來看,要約是當事人旨在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它有一經承諾就產生合同的可能性,所以,要約在發出以后,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都會產生一定的拘束力。如果要約人違反了有效的要約,將承擔法律責任。但要約邀請不是一種意思表示,而是一種事實行為,也就是說,要約邀請是當事人訂立合同的預備行為,以發出要約邀請時,當事人仍然于訂約的準備階段,要約邀請只是引誘他人發出要約,它既不能因相對人的承諾而成立合同,也不能因自己作出某種承諾而約束要約人。在發出要約邀請后,要約邀請人撤回邀請,只要沒有給善意相對人造成信賴利益的損失,要約邀請人一般不承擔法律責任。
有些默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在簽合同的過程中和其他適用的情形里,一定要注意默認的法律效力以及違反該條文的后果,最好有律師陪同,以防后續過程中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若還有想了解的地方,律霸網的律師會為您提供一對一的專業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案件結案有新證據怎么辦
2020-12-28陪審員不參加什么案件審理
2021-02-13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私家車保全險多少錢
2021-01-23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