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很多案件當事人各方之所以發生爭執,其焦點就是在案件事實本身,即各方當事人所陳述的案件事實各不相同。在此類案件中,調查取證工作做得如何就成為案件代理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在強調當事人舉證的民事訴訟機制中,這一環節就顯得更為重要。
為了搞好調查,使所取證據具有法律價值,應著重把握好下列幾個點:
1、認真分析現有材料,從中發現爭執焦點,并據此確定調查方向。
調查應有一定的目的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準確地確定調查方位。如何確定調查的方位呢?應該利用現有的材料(包括當事人提供的材料和法院卷宗的材料),從中發現當事人在事實方面爭執的焦點。只有準確地判斷出爭執焦點,才能準確地確定調查方位,也才能使所取之證具有明顯的法律價值。實踐中,有些律師很不注意調查方位的確定,而是接到案件后東奔西跑,風餐露宿,甚是辛苦,讓當事人也甚是感動,結果呢?材料收集了一大堆,拿到法庭上用時,很多都是沒有法律價值的,對案件的處理沒有絲毫的影響,造成取證成本與取證效益的極大反差,這種傾向是應當加以避免的。
2、了解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確立相應的調查預案。
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在我國司法尚不注重追究民事訴訟偽證人責任的情況下,在律師并無強制證人作證權力的情況下,一項調查任務能否完成,從某種程度上講,其主動權并不是掌握在律師手中,而恰恰是掌握在證人手中。這樣的現實,使得每一個從事調查取證的律師必須認真而盡力地了解被調查對象的情況,包括姓名、性別、住所、學歷、性格、品格、修養、愛好等等,并在此基礎上確立出相應的調查預案,比如是到其辦公室調查,還是到其家中調查,是讓委托人跟他約好時間,還是突然襲擊,是居高臨下,還是朋友式的談話等等,都要事先做出考慮和安排。惟有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能收集到相應的證據以支持自己觀點的成立。比如,對那種“吃軟不吃硬”所謂“順毛驢”的人,在調查時間安排上就應體現出對他生活習慣的尊重,也不妨給他戴些高帽;再如到農民家中調查,發現凳子上落滿了灰,千萬不能去擦,否則,就可能拉大律師與證人的心理距離,他就可能不相信律師,而不愿意與律師交流了。
3、見到被調查人之前就將調查筆錄的首部填寫好。
調查筆錄的首部包括被調查人的基本情況,如果調查之前就知道,就應該在開始調查之前就寫好,如果調查之前不知道,也不要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問,不要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記。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談話一開始就記錄,會加劇被調查人的緊張情緒;二是可以贏得更多的記錄正文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附帶民事訴訟
2020-11-3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男性可以申請人身保護令嗎
2021-01-16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退休前欠的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1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