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鑒定是用來證明孩子是否自己的而做出的鑒定,在新聞中也常常爆出自己撫養多年的子女經過親子鑒定是別人的孩子,父親承受的是雙重的打擊,妻子的背叛,以及子女不是自己所生。但是親子鑒定能不能作為離婚時的證據呢?本文就將這些內容整理如下。
我們對親子鑒定也不陌生了,但是究竟什么是親子鑒定,如果花了很多錢去做了親子鑒定,但是卻被法院判無效,這該如何是好,親子鑒定的結果能做證據嗎?其實親子鑒定的結果能不能做證據,這得取決于親子鑒定的結果出自何處。
一、什么是親子鑒定?
親子鑒定是采用醫學、遺傳學等學科的理論和現代化DNA檢測技術來判斷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特別是父子間)是否存在親生血緣關系。作為專業的DNA鑒定機構,可提供父母、子女關系鑒定,兄弟姐妹鑒定,表兄弟姐妹鑒定,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的親緣關系鑒定,以及您家族的近親和遠親的親緣鑒定等各種服務。親子鑒定分司法鑒定和個人鑒定兩種情況。目前國內外進行親子鑒定的手段主要有:
①血型檢驗,即血液中各種成分的遺傳多態性標記檢驗。此種檢驗方法操作和判讀結果依靠人工,操作相對復雜。
②DNA多態性檢驗: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有效的用于親子鑒定和個體識別的方法。而且采用的檢材可以是血液、血痕、唾液、毛發、骨骼等幾乎人體任何組織或器官。
二、親子鑒定的結果能做證據嗎?
由于鑒定結果本身具有一定的證據屬性,所以這個問題首先要擺在證據的角度來看。從現有的民事法律和民事訴訟法律來看,,有條文或權威司法解釋表明“親子鑒定”可以作為法定證據使用。我們平時接觸的證明材料多種多樣,但是,只有那些法律認可并由司法機關指定的鑒定機構作出的證明材料,而且是與案件審理相關的證明材料,才有可能作為法定證據來使用。可以說“親子鑒定”的效力目前大多還是體現在倫理道德層面,上升到法律層面的情況出現的不多。
對于一個家庭而言,這就意味著你自己確信你與某個家庭成員確實沒有血緣關系,然后你做出某種倫理層面的舉動,比如不再承認他是你的父母或子女,但于法律關系而言,尚有很多問題值得思考,如在法律上能否因“親子鑒定”結果否定了血緣關系存在就否定法律上的父母或子女關系。
由此引伸出“親子鑒定”能否作為證據使用來否定法律上的親屬身份關系?筆者認為,“親子鑒定”結果在訴訟當中應能作為證據使用,但其直接證明效力只能停留在證明是否具有血緣上的身分關系,而且一般是倫理層面上證明,如要超出此證明力,就需與其他證據來形成證據鏈。尤其是不能僅憑“親子鑒定”結果就否認鑒定人之間法律上的父母或子女關系。
大家如果要去做親子鑒定,一定要去正式的鑒定機構做鑒定,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庭的負責。不管親子鑒定是為了肯定親子關系還是否定親子關系,這都是迫不得已的一種判斷方法,為了在訴訟中占據優勢,被鑒定人是否應該同意鑒定呢?如果心存疑惑,對訴訟局面的分析不夠清楚,可以咨詢一些法律方面的專業人士,這對自己贏得訴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在專業的分析之后再做出抉擇,對孩子的身心也是一種細心的保護。
法院在審理案件時講究的是證據,也就說只要是合法取得的證據就可以采納。那么親子鑒定也應該可以作為離婚時的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質權實現后的價款如何處理
2021-02-17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都有什么條件
2021-03-12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