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楊某在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處購買了兩份“添安愉快”卡式保單,并按照該卡背面“本卡采用電話激活方式”的提示激活了該卡。2014年,楊某因交通事故受傷,被鑒定為九級傷殘。楊某遂將保險公司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其按照保單約定支付全額保險金及意外醫療住院補助,共計16余萬元。保險公司辯稱,應當按照保險合同附帶的《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表》(下稱《給付比例表》)的標準,按比例進行賠付,而非全額賠付。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保險公司有法定義務對其提供的格式條款中的免責條款進行提示和明確說明。“添安愉快”卡式保險合同所附帶《給付比例表》屬于減輕、免除保險公司責任的格式條款。保單背面載明“本卡采用電話激活方式”,但在該卡銷售環節以及電話激活流程設置中,均無法體現保險公司已經對相關免責條款進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故判決被告按約定全額賠付保險金和意外醫療住院補助。二審法院在明法釋理的基礎上,促成了雙方當事人的調解,由被告一次性賠付原告近14萬元。
法律指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十七條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
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九條第一款保險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免賠額、免賠率、比例賠付或者給付等免除或者減輕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可以認定為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
第十二條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以網頁、音頻、視頻等形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予以提示和明確說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
第十三條保險人對其履行了明確說明義務負舉證責任。
投保人對保險人履行了符合本解釋第十一條第二款要求的明確說明義務在相關文書上簽字、蓋章或者以其他形式予以確認的,應當認定保險人履行了該項義務。但另有證據證明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的除外。
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
新修訂的《保險法》未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學界存在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兩種,前者以保險人的理解、自我感覺為判斷標準,只要保險人認為自己已經將保險合同條款向投保人作了適當說明,就可認為自己已經履行了說明義務,后者又可分為個別標準與一般標準,個別標準強調具體保險合同中投保人對保險合同條款的理解,即要求保險人對每一投保人就保險合同內容進行說明,直至其完全明白為止,一般標準以通常情況下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對保險合同條款的理解為判斷標準,即具有普通知識水平和智力的理智的外行人,而非保險專家,在保險人對合同內容進行了說明、解釋后,能夠了解合同條款的真實含義,則認為保險人已經履行了說明義務。
這種標準是以投保人群體中平均的合理的理解能力為依據,因此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筆者認為,從保險人說明義務的立法宗旨來考慮,原則上以投保人所處階層的一般人的認識水平為標準,同時兼顧特定投保人的特殊個體狀況,保險人若明知或應知特定相對人的認識水平或理解能力低于一般人,則須以史大的勤勉予以說明。最高人民法院發出的《關于審理保險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規定保險人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條款內容時,應當以普通人能夠理解的程度為限,但是可以根據投保人的投保經驗,作不同程度的解釋,體現的就是這一精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催繳房租不交怎么辦
2020-12-06哺乳期女職工可以停保嗎
2021-03-10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董事可以兼任總經理嗎
2021-01-11自己租房合同掉了怎么辦
2020-12-23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