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總體調整思路
1.擴大了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在原有的適用于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的范圍上,增加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勞動法。明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執行。對多種用工形式進行調整,將勞務派遣工、非全日制用工、個人承包經營用工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
2.強化了書面勞動合同。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將加倍支付勞動者工資。
3.解決勞動成本探低問題。近年來,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導引下,企業過分追求經濟效率,導致勞動力成本不斷探低,如試用期內廉價使用勞動者,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非全日制工、承包經營等。為解決勞動力成本探低問題,勞動合同立法對上述用工形式進行規范,加強對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保護。
4.放寬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鼓勵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保護勞動者的黃金年齡和職業穩定權方面發揮作用,《勞動合同法》放寬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條件,使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簽訂具有了可操作性。
5.解決勞動合同的短期化。勞動合同的短期化不利于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勞動合同立法通過規定勞動合同的終止也須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等制度,試圖解決勞動合同短期化問題。
6.將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用人單位的勞動規章制度是其進行勞動管理的重要依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對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規章制度應通過民主協商確定,這對于防止用人單位濫用規章制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必將起到積極作用。
7.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辭職自由。勞動者有自主擇業的權利,有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或者放棄工作崗位的權利。針對有些用人單位以勞動合同未到期勞動者辭職即視為違約來限制勞動者辭職權行使的現象,《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在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服務期協議。同時在相關條款中增加了勞動者隨時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賦予勞動者在用人單位違法時拒絕履行勞動合同的權利。
8.對勞動合同中的商業秘密保護條款、競業限制條款進行規范。《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的期限、經濟補償金、約定的人員范圍進行限制,以取得用人單位知識產權保護與勞動者勞動權維護的平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非法處置抵押物犯罪嗎
2021-01-06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