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同法》第73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債權,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的債權,但該債權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確立了我國民法上的債權人代位權制度,與我國原來的相關規定比較,無疑前進了很多。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與《合同法》第73條相比,《意見》第300條明確規定債務人對于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可以成為強制執行的標的,但其適用于訴訟已終結(或者仲裁裁決已經作出)并已進入強制執行程序的情形。其次,依《意見》第300條,對債務人負有到期債務的第三人須直接向執行申請人清償,而并非將第三人交付的財產加入債務人的總財產,向全體債權人清償。再次,在具體的適用上,由于《合同法》第73條是以第三債務人為被告,而《意見》第300條則是以債務人為被告,兩個訴訟并不一樣,效果也有差異。總之,《意見》第300條的規定與民法上的代位權制度在性質、行使方法以及行使效果等并不相同。我們認為,從保護債權人利益角度出發,《合同法》第73條規定的債權人代位權制度與最高人民法院《意見》第300條可以并存,具體的優劣可由債權人依具體案情判斷,選擇有利者適用。
2、《合同法》第73條第1款明確將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限定于債權,且須為“到期債權”,于是便產生了兩個問題:一是未到期的債權能否成為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二是債務人的其他權利應否成為債權人代位權的標的?
對于第一個問題,如果債務人的債權未到期,則第三債務人可以此為由而拒絕提前給付,債權人當然無法行使代位權。但在第三債務人破產場合,由于破產宣告時未到期的債權,視為已到期債權(《企業破產法(試行)》第31條),債權人當然可以代位申報加入破產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級法院和最高法院的行政案件管轄范圍
2021-03-16如何理解涉外復婚的程序
2020-12-26反擔保協議
2021-02-10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摔倒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5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承包合同具有民事責任嗎
2021-01-29政府拆遷和商業拆遷補償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2020-12-29商業用地要拆遷補償多少合理
2020-12-09拆遷安置房可以改名嗎如何改
2021-02-17滕州市鎮上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