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保證人要符合什么條件
1.保證人作為保證合同的一方當事人,首先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是保證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條件。
就自然人而言,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才可擔任保證人。因為保證合同是單務合同,保證人是僅負擔保義務而不享有權利。因而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不享有訂立保證合同的資格。有的人主張,無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訂保證合同。其理由是,按照《民法通則》規定,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就法人而言,由于其資力雄厚,信用更有保障,在經濟生活尤其是商品流轉中扮演著比自然人更為重要的角色,按理說比自然人更有資格、更適宜擔任保證人。但是由于法人的構成、職能、性質等不同,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都對法人擔任保證人作了一些限制。中國《擔保法》、《公司法》等也對國家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公司法人擔任保證人作了限制性規定。但對企業法人卻不加區別地從法律上肯定了其擔任保證人的資格地位。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可以充任保證人。但是,其他組織擔任保證人是有條件的。如《擔保法》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2.代為清償債務能力能否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呢?認為,作為保證人應當具有一定的清償能力,這也是訂立保證合同的目的所在。但清償能力并不能作為保證人主體資格要件。換句話說,保證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并不影響保證合同的有效性。
3.關于主張代為清償能力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又認為行為人即使不具備清償能力并不影響保證合同效力的觀點,亦不敢茍同。既然把清償能力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那么如果行為人不具備清償能力,就當然不具備保證人的資格。根據民法原理,其所實施的保證行為屬無效民事行為。而按照該種觀點,即使不具備保證人資格。其所實施的民事行為(訂立保證合同)仍為有效民事行為,這無論從法律上還是從邏輯上都講不通。
綜上所述,保證人資格即保證人的條件,是指民事主體成為保證人所應當具備的行為能力和清償債務的能力。只有具備了保證人的資格,才能行使保證人的權利,承擔保證人的義務。如果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包方違約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05侵權糾紛是否土地確權為前置
2021-02-02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國壽鴻盈兩全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30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