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民事調解怎么辦
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并作出裁決。仲裁不同于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愿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3、公力救濟是指訴訟。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中有關規定的內容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在人民調解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選擇或者接受人民調解員;
(二)接受調解、拒絕調解或者要求終止調解;
(三)要求調解公開進行或者不公開進行;
(四)自主表達意愿、自愿達成調解協議。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在人民調解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如實陳述糾紛事實;
(二)遵守調解現場秩序,尊重人民調解員;
(三)尊重對方當事人行使權利。
第二十五條 人民調解員在調解糾紛過程中,發現糾紛有可能激化的,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對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糾紛,應當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第二十六條 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并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告知當事人可以依法通過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
第二十七條 人民調解員應當記錄調解情況。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建立調解工作檔案,將調解登記、調解工作記錄、調解協議書等材料立卷歸檔。
如果爭議不能夠民事調解,建議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進一步的維權,之后怎么做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可以委托律師來幫助自己。更多不能民事調解而要通過法律糾紛來解決問題的時候到底該怎么做,請你上律霸網網站咨詢律師進行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合同可以適用留置權嗎
2020-11-09四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0-11-14先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還是先收取股權轉讓款
2021-01-05原產地標記與商標的區別
2020-12-13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如何理解人民調解的尊重當事人權利原則是什么
2021-01-24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開車撞了人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