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義務與后合同義務的區別是什么
性質上看兩者都屬于附隨義務,嚴格的來說兩者都是不存在與合同關系存在內,而是存在一合同關系的一前一后,雖然兩者看起來都是法定義務,但實踐中往往習慣上好多地方也都需要他。
所謂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合同成立之前所發生的,應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法律義務。它是建立在民法誠實信用、公平原則基礎上的一項法律義務,是誠實信用、公平原則的具體化。它主要包括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互相保護、通知、保密、協作及詐欺禁止等義務。
舉兩個列子:比如在買賣合同中,買受人明知標的物在出賣人要約的條件下自己不會買受,卻仍然出于惡意,一再以種種理由與方式與出賣人磋商,最終合同不成立,卻導致出賣人不能及時出賣標的物,間接蒙受損失。又如出賣人為使買受人更充分詳實了解標的物,可能要介紹一些有關標的物的數據資料、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這時如果買受人不遵守先合同義務的規定,就可能會使出賣人權益受損。
后合同義務,是指合同關系消滅后,締約雙方當事人依誠實信用原則依法應負有某種作為或不作為義務,以維護給付效果,或協助對方處理合同終了的善后事務的合同附隨義務。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二條對后合同義務進行了規定:“合同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舉兩個列子:標的物提存后,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房屋買賣合同履行完畢后,賣家應將房屋的有關重要事項及時告知買家。
再如房地產買賣合同雙方不僅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需要互相協助對方,在房屋產權過戶后,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也需要協助另一方當事人辦理后續事宜;在一般的消費品買賣合同終止后,銷售者還負有售后服務義務;供應的機械設備運行中出現技術問題,供貨方應當給予買方技術支持、協助排除故障等。
勞動合同解除后,一方到另一與原單位業務相競爭的單位工作,不得擅自利用原單位的技術秘密;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后,工程技術人員負有不得泄露公司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秘密等。
先合同義務與后合同義務的區別在于先合同義務是在合同成立之前所發生的,而后合同義務存在于合同關系消滅后。如有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