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過錯責任如何體現
1、合同生效前違反忠誠義務造成對方損失的情形
即《合同法》第42條規定的“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以及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2、合同生效前未盡保密義務侵犯對方合法權益的情形
即《合同法》第43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不正當地使用,否則應賠償損失。
3、在規定上述具體以外的情形
合同法又在第42條中作出原則性規定,即“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可以看出,《合同法》的規定為司法實踐處理違反先合同義務的行為提供了裁判依據,同時它所采用的列舉和概括相結合的技術具有進步意義,它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又避免了因單純列舉產生的遺漏的缺陷。
先合同過錯責任開始時間。
許多學者主張其開始于要約生效之時,理由是:要約以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此時要約才對要約人和受要約人產生約束力,雙方才進入特定信賴領域,雙方當事人也只有在此種情況下才可能基于信賴對方而作出締結合同的必要準備等實質性工作,對于違反先合同義務進行制裁才有實際意義,而且雙方剛開始接觸便為履行合同做準備工作,難免有些盲目,因為這時尚無要約的法律拘束,洽談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若以要約生效為起點,則使法律對當事人的保護顯得滯后。先合同過錯責任應始于當事人為訂立合同而進行磋商之時。因為這時他們之間已產生一種特殊信賴關系,雙方之間應負有誠信的義務,應盡到交易上必要的注意,一方違反這一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先合同義務應開始于當事人為訂立合同而進行磋商之時,這有利于受害方能及時借助先合同過錯責任規定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不正當地使用,否則應賠償損失。先合同過錯責任應始于當事人為訂立合同而進行磋商之時。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內債務公證怎么做
2020-11-23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辦婚禮不領證是騙婚嗎
2020-12-16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失業保險金不得低于什么
2021-02-22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被保險人年齡不真實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30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登記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5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閑置荒蕪土地的處理
2021-03-1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