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關于狹義抗辯權的法律規(guī)定
抗辯權廣義上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狹義上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狹義抗辯權包括: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保證中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合同法中的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和順序履行抗辯權。
在現(xiàn)代民法中,學者對抗辯權有不同的定義。臺灣民法學者洪遜欣先生認為,抗辯權是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尤其是拒絕請求權人行使請求權的對抗權。梅仲協(xié)先生認為,抗辯權就是因請求權人行使權利,義務人有可以拒絕其應為給付的權利。而另一位學者鄭玉波先生則認為,抗辯權屬于廣義的形成權,是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但又不以請求權為限,對于其他權利的行使,也可抗辯。大陸民法學者中有人認為抗辯權是能夠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也有人認為,抗辯權是對相對人的請求加以拒絕的權利。還有人認為,抗辯權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求權或阻止請求權效力的權利。
從以上學者對抗辯權所下的定義可以看出,抗辯權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抗辯權是指妨礙他人行使其權利的對抗權,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權利是否為請求權在所不問。而狹義的抗辯權則是指專門對抗請求權的權利,亦即權利人行使其請求權時,義務人享有的拒絕其請求的權利。大陸法系國家的民法典、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典及我國《民法通則》、《合同法》均未對抗辯權下一個明確的定義。只有我國的《擔保法》第二十條第二款對抗辯權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它將抗辯權定義為:“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jù)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焙茱@然,這是從狹義的角度給抗辯權所下的定義。
對抗辯權進行類型上的劃分有助于進一步認識抗辯權的含義與特征,在學理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抗辯權作出不同的分類。
(一)抗辯權按其是否從屬于主債權而存在,可以分為獨立抗辯權和從屬抗辯權。獨立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不必有主債權存在,只是在另一方行使債權請求權時,有對請求權予以抗辯的權利。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先訴抗辯權。而從屬抗辯權則是指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自己必須有請求對待給付的債權,此抗辯權只是從屬于自己的債權而存在,本質(zhì)上起擔保作用,因而此債權一旦消滅,則其抗辯權也隨即消滅。比如同時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是。從屬抗辯權只是就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而言具有從屬性,但就另一方的債權而言則沒有從屬性。
(二)抗辯權按其行使效力的強弱不同,可以分為永久抗辯權和一時抗辯權。永久抗辯權又叫消滅抗辯權、毀滅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永遠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的效力。在訴訟上表現(xiàn)為可使原告的起訴受到駁回的判決。比如時效完成抗辯權。權利人在法定時效期限內(nèi)不向義務人積極主張其債權,時效期限屆滿,即不能再請求強制義務人履行債務;如果權利人提出該請求,則債務人即享有時效完成抗辯權,拒絕權利人的請求,此時權利人雖然仍有債權請求權,但是義務人可以永遠地反復地行使抗辯權,而使權利人的債權無法通過行使請求權來實現(xiàn)。一時抗辯權,又叫延緩抗辯權、延期抗辯權,是指抗辯權的行使可以暫時地拒絕相對人的請求權效力。比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方當事人在相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行使抗辯權暫時拒絕相對方的請求。一旦相對方已為對待給付并提出請求給付時,則一方無同時履行抗辯權,相對方的請求立即發(fā)生效力。不安抗辯權也屬于一時抗辯權,有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因他方當事人的財產(chǎn)顯形減少而有難為對待給付之情形時,在他方未對待給付或提供適當擔保前,可行使不安抗辯權,暫時拒絕他方的請求。一旦他方已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則有先為給付義務的一方的不安抗辯權立即消滅,他方的請求權立即發(fā)生效力。再比如先訴抗辯權,一般保證人可以在主債權人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chǎn)強制執(zhí)行而無效果前,行使抗辯權拒絕主債權人的請求。一旦主債權人已就主債務人的財產(chǎn)強制執(zhí)行而無效果,則先訴抗辯權立即消滅,請求權發(fā)生效力。
(三)抗辯權按其是依法律規(guī)定或當事人的約定而生,可以分為法定抗辯權和約定抗辯權。法定抗辯權指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當事人對抗請求權的權利。比如臺灣地區(qū)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的時效完成抗辯權、我國《合同法》第66條規(guī)定的同時履行抗辯權、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的不安抗辯權、《擔保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一般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等。而約定抗辯權則是指當事人之間基于契約自由原則而約定的對抗請求權的權利??罐q權依法律規(guī)定而產(chǎn)生,沒有任何疑問。值得研究的是,抗辯權是否可以依當事人之間約定而產(chǎn)生。筆者認為,只要當事人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禁止性規(guī)定,基于契約自由原則,當事人之間可以約定抗辯權。比如甲與乙在無償委托合同中約定,如果委托人甲不向受托人乙提供處理委托事務的必要經(jīng)費時,乙有權拒絕甲的完成委托事務的請求。這一約定,無疑應被允許。
通過上文小編對我國關于狹義抗辯權的法律給大家一個清楚的介紹,狹義抗辯權的法律規(guī)定相比廣義上的抗辯權更嚴格、更了細化。因此需要大家在遇到抗辯權的時候更好的分辨,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wǎng)進行專業(yè)的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中的行政責任
2021-01-11怎么舉報足浴店不合法
2021-03-16新增固定資產(chǎn)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jīng)]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房產(chǎn)贈與部分轉(zhuǎn)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xiàn)形式
2021-01-02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2013年7月起 湖北省宜昌市城區(qū)參保單位啟用新繳費基數(shù)
2021-01-28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國人投保六大誤區(qū)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