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的分配,是證據制度中十分重要的問題,關系到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和訴訟公平正義的實現。歸責原則是確定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根據和標準,是責任的核心問題。一定的歸責原則決定著責任構成要件、舉證的負擔、損害賠償的原則和方法、減輕責任的根據。采用過錯責任作為醫療事故的歸責原則對于患者來說很難做到,對醫療侵權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必然設定過錯推定原則。正如耶林指出的那樣:“使人負損害賠償的,不是因為有損害。而是因為有過失,其道理就如同化學上之原則,使蠟燭燃燒的,不是光,而是氧,一般的淺顯明白”。該原則兼具有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責任原則之長,即體現了承擔責任的道德可行性又減輕了受害人的舉證負擔,因果關系推定規則產生于日本的公害案件,后來有向其他領域擴展的趨向,這都充分體現了民法的公平原則。
說這一新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符合現代民法的精神,還有一個醫學上的充足理由,那就是證據醫學的原理——醫療行為具有雙重性,既可治病,也可致害。現代民法在體現民事主體平等自愿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誠實信用以及禁止權利濫用。民事侵權法有一條原則:任何民事主體(包括法人)在進行某種活動時,有義務防止對他人的損害。
因此,一切醫療行為,包括疾病(身體)檢查、化驗、診斷治療、護理及相關管理活動的全過程,醫療機構都應達到專業上要求的注意程度。而判斷醫療行為是否達到注意程度的標準,必然要求醫療機構能舉證證明所實施的醫療行為是必要的、合理的、安全的(此所謂安全,指醫療行為對人體的危害是在可預見的合理危險的范圍內)。在這三個判斯中,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判斷,主要涉及醫療行為是否有過錯,而安全性判斷則主要涉及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對這三個問題做出判斷是醫療機構的職責,醫療機構履行職責,實施醫療行為的過程,就是一個收集資料(證據),以作出正確判斷,采取合理措施的過程。如果資料收集不準確、全面,提出診療護理措施就可能會有錯誤,醫療行為就會給病人帶來危害。因此,要求醫療機構對自己的醫療行為及安全性后果舉證,其實質是一個自然法則問題,是醫療行為規律的法律化,符合自然公正的要求,更符合資源的配置要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經營范圍能增加對外貿易嗎
2020-11-30民間借貸房產證兩個人名字可以抵押嗎
2020-12-06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