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又稱違約損害賠償,是指違約方因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造成損失,依法和依據合同的規定應承擔損害賠償的責任。損害賠償原則上僅具有補償性而不具有懲罰性。從等價交換原則出發,任何民事主體一旦造成他人損害都必須以等量的財產予以補償。一方違約后,另一方必須賠償對方因違約遭受的全部損失。損害賠償符合這一交易原則。但也有少數例外情況,欺詐違約行為具有懲罰性就是例外情況。我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這個規定只是損害賠償的例外,并非損害賠償的一般原則。
違約金,是指當事人預先設定的,在一方違約后作出的獨立于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主要具有補償性特征,同時兼有懲罰性。《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從這條可以看出,主張違約金時,可以損失額作為要求增加或者減少的法定依據。因此,違約金主要體現為補償性。在守約方沒有遭受損失時,違約金就具有一定的懲罰性。
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或者合同的規定,由一方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的金錢。定金包括立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還是證約定金等。定金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定金罰則是一種懲罰性規定,目的在于督促當事人正確、積極行使權利。
綜合以上分析,定金、違約金與損害賠償金是三種不同的責任形式。為了維護公平、等價的交易秩序,防止權利人得到過多的額外利益,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定了,定金與違約金條款不能同時使用,只能選擇其一的做法,從法律上明確了定金與違約金競合時不能同時使用。同時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了違約金可以與損害賠償并用,并有一定的限制。但沒有規定定金與損害賠償能否同時使用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兩者并用是符合《合同法》原理的,因為二者是相互獨立的責任形式,從法律實踐中看,已有很多案例支持了這種觀點。但是二者并用有無限制呢?從理論分析,應該是有限制的,在約定的定金雙倍返還不足以賠償受害人損失時,受害人可以要求適用定金并要求賠償損失。因為賠償損失主要是補償性的,當事人因為取得定金會減輕自己的損失額,所以適用時要求總額不能超過損失額。這要分幾種情況:
1、損失小于適用定金所得款時,受害方可要求定金,這既補償了損失,又具的一定的懲罰作用。
2、在不存在損失時,可只要求定金,這時僅是對違約方的懲罰。
3、在損失大于適用定金所得款時,受害方可要求二者并用,但賠償總額以不超過損失額為限制。這就體現了對受害方的補償。這時也可僅要求賠償損失,與并用效果相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因生病不能勝任工作離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3-09股權激勵無償是否交稅
2021-03-10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