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誘因死亡是侵權行為嗎
因一定的行為引發被害人出現誘發死亡的病因時,是屬于侵權的行為,當事人要承擔侵權賠償的責任,該行為如果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構成犯罪。
第十六條【人身損害賠償】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十七條【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被侵權人死亡或者合并、分立時請求權人的確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并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二、侵權行為的免責事由
(一)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二)受害人的過錯
受害人的過錯,是指受害人對侵權行為的發生或者侵權損害后果擴大存在過錯。
(三)正當防衛
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所實施的不超過必要限度的行為。
(四)緊急避險
緊急避險,是指為了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或者其他合法權益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而不得已采取的致他人較小損害的行為。
(五)受害人的同意
受害人的同意,是指受害人在侵權行為或者損害后果發生之前自愿作出的自己承擔某種損害后果的明確的意思表示。
三、侵權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需要注意,特殊規定的效力是高于總則的規定的,具體如下:《產口質量法》第45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益愛到損害時起算”。《環境保護法》第42條規定:“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國家賠償法》第32條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2年,自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的行為被依法確認為違法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期間不計算在內”。在處理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要注意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運用法律原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產假必須保留原崗位嗎
2021-01-26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