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決資產保全后怎么辦
1、訴前財產保全被法院依法受理并同意后,法院就會依法查封凍結被告財產。
2、原告就應當在30日之內起訴至法院,否則過了時效,保全自動失效。
3、原告在30日之內起訴至法院,則保全一直持續到判決生效。
4、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判決執行前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15年2月4日頒布并生效執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解釋》規定,“法律文書生效后,進入執行程序前,債權人因對方當事人轉移財產等緊急情況,不申請保全將可能導致生效法律文書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的,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措施。債權人在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間屆滿后五日內不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該規定是新增內容,主要是對于當事人由于訴訟能力的限制未在訴訟前及訴訟中申請財產保全,而在法律文書生效后,尚未申請強制執行前發現被執行人存在上述情況時,給債權人及時保護自身權益提供的一個救濟機會。但上述程序畢竟是在審判結束后才向法院提出申請,與訴前保全及訴訟保全的申請條件不同。
那么,適用上述規定申請財產保全應當注意哪些事項,越秀區法院邵巧玲法官作出如下提醒:
第一,申請此類保全,當事人必須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因為人民法院一般不主動依職權采取訴訟保全措施;
第二,當事人應提交生效的法律文書,且采取保全的案件必須具有財產給付的內容,即該判決或調解結果具有財產給付內容;
第三,申請保全的范圍應當是判決的內容;
第四,申請保全的時間點必須發生在宣判之后或達成調解協議之后,尚未進入執行程序之前,因為進入執行程序后,人民法院發現被執行人存在惡意轉移財產等行為,可以立即采取執行措施的;
第五,必須是基于一方當事人轉移財產等行為或者其他原因等緊急情況,可能導致將來生效文書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
第六,當事人既可以向作出生效判決的第一審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也可以向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請;
第七,人民法院受理并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后,申請人必須在法律文書指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五日內申請強制執行,否則,人民法院有權依職權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法律知識,資產保全是利用合法、有效、規范的財務管理手段對企業或個人現有的權益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進行價值保值或增值,是理財的一個重要概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10股份制企業的董事會以什么名義申請行政復議
2020-12-24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保險公估人有哪些職責
2020-12-13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為什么保險合同會中止
2020-11-25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