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能請求精神賠償嗎
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具體如下所述:
由于家庭暴力直接表現為對家庭成員精神的傷害,必然會發生一定的反應或體現出這傷害的情況,諸如精神恍惚、抑郁、精神痛苦、內心恐懼等。這些情況,有的可能就會表現出來,有的則壓抑在當事人的心里,外人無法獲悉。?精神損害以金錢的形式進行賠償,主要是為了使無過錯一方感情上的痛苦通過有過錯一方的經濟賠償得到減輕或消除,對無過錯一方起到一定的撫慰作用,而不是進行經濟補償。因此,應當注意從有關證據之間的聯系著手,客觀認定“精神傷害”事實的存在。
從證明的角度講,經常毆打家庭成員,即使沒有造成輕傷害甚至輕微傷害,只要能夠證明被告經常事實毆打家庭成員的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的行為,已經造成被侵害人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導致了一定的精神損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0條的規定,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怎么用法律解決家庭暴力
在我國,涉及家庭暴力的規定散見于《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中,雖然規定了禁止用暴力虐待、殘害婦女,但由于有些家庭暴力事件與虐待罪事實之間有本質的差別,而且法律過于籠統,缺乏具體的懲戒措施,在真正實行過程中有很大困難。在現階段,對家庭暴力的處罰依據主要是治安處罰法,但公安機關采取措施時主要參照刑法的相關內容,只有在家庭暴力的傷害達到輕傷害以上程度時,公安機關才可以使用拘留或以上處罰。但由于家庭暴力的傷害普遍達不到輕傷害,所以這樣就對家庭暴力的處罰僅僅停留在說服教育上,無法體現法律的威懾力,對于精神暴力,冷暴力等變相家庭暴力更是無所適從,法律在家庭暴力面前無能為力。裁決起來缺少法律依據。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家庭暴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受害者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當地婦聯尋求援助,并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家庭住址,以便有關部門走訪和監督。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婚內財產是個人財產
2021-02-10網絡侵權如何判定侵權行為地
2021-01-28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辦
2021-02-28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借條上的名字寫錯了怎么辦
2021-01-05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十級傷殘能要求贍養費嗎
2021-02-27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存款證明辦理需要哪些材料,可以異地辦理嗎
2021-01-07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