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損害賠償請求權主體:
請求權主體一般是婚姻中的無過錯方。
義務主體是家庭暴力的施暴方,實踐中一般以男性為多。權利主體是家庭暴力中的受害者,具體可分為配偶(大多數受害者是女性,僅有少數是男性)、老人(一般為年老的父母和祖父母),孩子。
對未成年兒童的傷害一般不提起損害賠償,民法上以更改監護人的方式解決為多。對于老人和成年孩子可以通過一般的侵權行為法律獲得救濟。值得討論的是配偶間的侵權。配偶間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可以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提出,也可在離婚時提出。我國婚姻法已經規定了對于家庭暴力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本文對此情況不再討論。至于婚內賠償理論界存在爭議較大。
有學者認為婚姻法的立法宗旨是為了穩定婚姻家庭關系,婚內賠償即使是以調解的方式進行也會對夫妻感情造成嚴重損害,對延續夫妻今后的共同生活十分不利,這也是新婚姻法將損害賠償確立在離婚時的主要原因。而且,損害賠償無法操作,受害人主張的損害賠償可能從家庭共有財產或夫妻共有財產中支出,更不利于對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的保護。
但是筆者認為,首先,婚內家庭暴力損害賠償是必要的。就法律的示范作用而言,法律上就夫妻關系調整中不當的寬容反過來會造成對婚姻關系內部侵權行為的縱容,家庭暴力以及遺棄、虐待家庭成員等行為發生后,往往因為社會公力在對家庭內部事務中的救濟不利而使得類似行為屢禁不止,這勢必產生惡性循環,從而形成助長人們對法律的排斥心理、縱容婚姻關系內部一方侵害另一方當事人合法權益行為肥沃的社會土壤,家庭暴力等極端行為則會愈演愈烈。
因此,對婚內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的法律調整,使侵權人在違反民事法律的情形下承擔必要的民事法律責任,是教育挽救當事人、制止家庭暴力的必然要求。其次,我國所實行的夫妻財產制為婚內賠償提供了可能性。在現有國情下,選擇共同財產制與個人財產制并行為絕大多數,實際上,夫妻人格的獨立并不排除個人財產的存在。因而,家庭暴力損害賠償具有實際操作性。具體到個案,如果丈夫有個人財產,法院可以判決丈夫向妻子賠償,賠償部分是妻子的個人財產。
離婚損害賠償制度作為一項新的婚姻法律制度,是我國婚姻法的一大進步,它全面地保障了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好地實現法律的公平與公正,也將為保障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發揮重要作用,并與其他婚姻法律制度的有利結合,能使我國婚姻家庭法律體系更加完善。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進行相關問題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黑犯罪沒收財產嗎
2021-01-01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有房貸的房子能進行反擔保嗎
2021-01-15交通事故鑒定手續不全是否合法
2021-02-08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