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公正、即使地仲裁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暫行規則。
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依法向本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申請仲裁。
本會不受理因下列糾紛和爭議提出的仲裁申請:
(一)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三)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第三條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本會不予受理。當事人協議向本會申請仲裁的,即視為同意按照本暫行規則進行仲裁。
第四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后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及其補充協議。
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本會的意思表示;
第五條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第六條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本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本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首次開庭前提出。
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應當在首次提交答辯書前提出。
第二章申請與受理
第七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有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
(三)屬于本會的受理范圍。
第八條申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本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并按被申請人人數遞交申請書副本。
第九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裁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被申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理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醫療事故,什么叫醫療糾紛
2020-11-21房屋拆遷中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連帶責任多久可以撤銷
2021-03-08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欠款強制執行會抓人嗎
2021-02-04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合同的訂立—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