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對于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一般是屬于侵權行為,如果沒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包括精神損害賠償,不構成刑事責任。不過也不能說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就一律不構成犯罪,不需要對行為人判刑。
根據《刑法》當中的規定:
(1)非法搜查他人身體、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2)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郵政工作人員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竊取財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從重處罰。
現下,有人喜歡“撬開”他人的網絡空間、電子郵箱,獲取隱私圖片、視頻在網上傳播,其中不乏淫穢、色情圖片,但這樣的行為很可能涉及更加嚴厲的刑事犯罪,即傳播淫穢物品罪、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等。有關規定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互聯網、移動通訊終端、聲訊臺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電子信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
二、哪些行為屬于侵犯隱私權?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下列行為屬于侵犯隱私權: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綜上可知,如果只是一般的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那么通常情況下是作為民事侵權案件進行處理的,此時是不需要對行為人判刑。但如果是一些特殊情況或者造成了嚴重后果的話,那么還是有可能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侵犯隱私權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未成年公眾人物隱私權如何保護
如何保護隱私權不被侵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變更勞動合同有哪些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10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