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個人拆遷補償款不屬于信息公開范圍,個人拆遷補償款信息,是屬于私人信息,并不屬于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政府不應公開這些個人信息。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講民事權益范圍中包括了隱私權,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二、個人隱私的界限有不確定性
盡管個人隱私保護被法律視為重要的個人權利,但是個人隱私并沒有確定的范圍和內容。這為信息公開與個人隱私保護利益沖突的解決帶來了較大困難。部分個人信息對行使知情權和監督權非常重要,但是其又在一定程度上會涉及個人隱私,而個人隱私在法律層面又缺乏明確的規定,因此在具體的法律實踐中,只能通過不同的標準來確定個人隱私的界限。
從我國具體信息公開的法律實踐來看,筆者認為,信息公開與個人隱私保護的沖突判斷標準可以歸納為四個:
第一,社會生活的一般認知。比如:人們通常將家庭信息、個人身份信息都視之為個人隱私。因此,從社會生活的一般認知出發,應該將此類信息作為個人隱私予以保護。
第二,公開后會對當事人造成不良影響的信息。此類個人信息的確認相對復雜,因為不良影響存在一個具體程度的判斷,所以應該遵循社會的一般認知對公開后的不良影響進行具體判斷。
第三,當事人的公開意愿。即當事人愿意公開涉及自身的個人信息。這種情況下公開的個人信息不能視為個人隱私。需要強調的是,這種自愿應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示,不能存在被迫的情形。
第四,當事人主動公開。即當事人主動將個人信息予以公開。這種情況下應該視為當事人放棄了對個人隱私保護的要求,相關的個人信息不能歸類于個人隱私。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征地拆遷補償協議是否屬于個人隱私?因此征收方是沒有權利將征地拆遷補償協議公開,如果被公開了后,被拆遷人也可以追究對方侵犯隱私權的行為。關于個人隱私的范圍或是具體內容,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帶領你全面進行深入了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形成權嗎
2020-11-18資產評估公司成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7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保險提醒、說明義務嚴格,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標準是什么
2021-02-10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投保人解除合同需要經被保險人同意是否合法
2021-01-07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1-03-25沒有交土地出讓金的四合院能買賣嗎
2021-03-15公司拆遷補償工資怎么算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