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訴訟有著什么特點嗎
(一)保護的對象是公共利益
傳統訴訟,強調對私益的保護。但公益訴訟中“訴的利益”是公共利益。正如小島武司所說,這種新型的訴訟之所以不同于傳統的訴訟模式,乃在于傳統的訴訟旨在實現并最大限度地保護與個人相關的“私益”,但人們卻通常會忽視“公共利益”,這種站在公共立場大力倡導公共利益的新型的訴訟模式就是為了糾正這種不平衡而產生的。典型的公益訴訟是“主觀為他人、客觀為他人”的訴訟類型。有學者認為,公益訴訟并不必然要求原告起訴的目的是出于保護公共利益的需要,只要民事訴訟所審理的問題超越了案件當事人,而影響到公眾的利益就應算作是公益訴訟。“主觀為自已,客觀為他人”的訴訟也屬于公益訴訟。
(二)起訴的主體日趨多元
公益訴訟是從權利保護的角度出發,為了保障眾人的權利,而構思出的一種供社會弱者利用的制度。并不要求原告必須與訴訟有法律上直接的利害關系。英美法系國家在公益訴訟制度方面沒有過多預設的理論框架的束縛,對于起訴主體的規定采取較為開放的姿態。特別是美國,公民在公益訴訟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大陸法系國家受制于當事人適格理論,在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范圍比較謹慎和保守,普遍限制公民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但總體來說,各國對公益訴訟起訴主體的規定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賦予檢察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提起公益訴訟的權利,已成為一種趨勢。
(三)目的的預防性
傳統的訴訟具有事后性,是原告在實體權利受到侵害時要求司法機關進行救濟和保護,讓被告對過去的錯誤行為付出代價。訴訟的功能體現為修復和防范,訴訟主體在其中主要是被動的需要保護者。公益訴訟除了事后救助這一功能外,還具備預防性,防患于未然,使公共利益遭受未來的損害。印度的一位法官在一起案件中指出,“帶有法院可以為一部分或者社會全體產生有效救濟預期的訴訟才是公益訴訟,因此,那種意圖為人們好奇心的滿足而提起的訴訟不能被看作是公益訴訟。”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解除質押手續有哪些
2020-12-14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什么叫做離婚自由
2021-01-15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建設施工與企業農民工之間法律關系的探討
2021-01-18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土地流轉條件下農民就業問題的緊迫性
2020-11-07農村空心房可以隨意拆除嗎
2020-12-02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