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款中對“保全”作了如下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自新法正式施行后,實踐中許多代理案件的律師在申請保全的過程中,對保全申請書的書寫產生疑問,認為應當去掉“財產保全申請”中的“保全”二字,直接書寫“保全申請”,這樣才能與新民訴法的規定相符合。
對于要不要去掉“財產”二字的問題,筆者認為這是當事人對新民訴法中保全內容的誤讀。
我們知道,新民訴法將“責令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為”作為新增的保全措施,是擴大了保全措施的范圍,不僅對當事人的財產可以進行保全措施,而且對當事人一定的行為作出保全。例如,甲與乙之間系鄰居,某日甲向乙借款。現甲逾期未歸還乙借款,乙起訴至法院。后某日,甲將乙必經的過道門上鎖致使乙不能到家,乙為了自己的通行便利,來法院請求對甲的行為進行保全,過去民訴法僅是對財產保全作出規定,行為保全無法找到依據,現行修改后的民訴法可以對行為作出保全。
因此,新民訴法關于保全的修改是范圍上的擴大,是深度的拓展,它不影響過去對財產保全的做法,當事人在申請保全時如果是對財產的保全依舊可以是“財產保全申請”,法院在制作相關文書時也可以“財產保全”貫穿、若是對行為的保全也可以是“行為保全申請”或“保全申請”,法院在具體的文書中說明是對什么的保全即可。無論是當事人或法院對保全進行明確的“財產”、“行為”等的詳細界定,在實踐操作中更能簡單明了的讓當事人意會,而不需陷于“保全”不能自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企業財產法律如何規定
2021-02-04房屋沒有公攤遇到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9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征地安置補償費的標準是什么
2020-11-09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簽約購房賣家屢出狀況
2021-02-19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