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個人信息權包括哪些內容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個人信息權主要包括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個人信息權主要包括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弄虛作假如何處罰
2020-12-16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發生交通事故,警察依據什么判定責任歸誰
2020-11-30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違反競業限制造成實際損失如何舉證
2020-12-11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