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臺商王先生在上海買了一套商品房,首付40萬人民幣,銀行貸款40萬人民幣,并辦理了產權證。一年后王先生與大陸張-女士結婚,當時王先生所買的房產已升值至100萬民幣,婚后雙方共同償還貸款。2003年11月,夫妻雙方因感情不和鬧離婚,當時該房產的市值已經(jīng)達到了140萬人民幣。
雙方在談及房屋的分割問題時,張-女士認為,該房屋目前的價值除去40萬首付款以及王先生第一年支付的5萬元還貸款之外,其他的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即140-40-5=95萬,要求對這部分共有財產進行分割。而王先生則認為,該房產是自己的婚前個人財產.結婚后仍然歸自己所有,因此不同意分割。后雙方將此糾紛訴之法院。
法院判決
法院經(jīng)審理后,一審判決該房產為王先生個人財產,歸其個人所有。而對于婚后夫妻雙方共同償還的銀行貸款,王先生應將其中的一半償還張-女士。張-女士不服,上訴到二審法院,最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法律分析
婚前個人所購房屋為個人財產已確定無疑,然而如果是婚后夫妻共同償還的貸款,難道不會對房屋的所有權產生任何影響么?有人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在償還完所有銀行貸款前,應當將房產權分時段分割為婚前婚后兩部分,婚前個人支付的房價款獲得相應比例的婚前房產權益,這屬其個人財產;而婚后雙方共同償還銀行貸款獲得婚后房產權益,這部分是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應當先弄清按揭購房各方的法律關系,即購房人、出賣人(如開發(fā)商)和貸款銀行三方的關系。簡單地說,購房者與開發(fā)商是房屋買賣關系,而購房人與銀行則是房款借貸關系。
當購房人與開發(fā)商簽訂了購房合同,并在銀行辦理了按揭貸款手續(xù)、銀行將貸款金額劃入了開發(fā)商帳戶,同時也辦理了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雙方都已經(jīng)履行完了合同義務,雙方已經(jīng)結束了購房合同的關系。在此之后,購房人向償還銀行借款的行為,屬于購房人與銀行因貸款行為而產生的債券債務行為,并不影響所購房屋所有權的歸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zhí)行債權文書公證程序
2020-12-26涉外離婚訴訟有什么風險
2020-12-1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根據(jù)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
2021-01-26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收養(yǎng)協(xié)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同一時間段能否成立不同勞動關系
2021-01-17單位不經(jīng)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3-10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