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處理土地糾紛的機關是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因農村責任田劃分,宅基地的規劃及調整和邊界劃分而引起的糾紛,屬于行政部門處理的爭議,而不應屬于法院管轄。遇有此類情況,可向當地人民政府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予以解決。
法院受理的土地糾紛有兩類:一類是行政案件,另一類是民事案件。
屬于行政案件的幾種情況:一是因土地權屬不明、界限不清引起的土地使用權和所有權爭議,可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的規定,自行協商,未果的,可由人民政府處理,對人民政府處理結果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書的30日內向法院起訴;二是人民政府對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作出處理決定以后,如果對處理結果不服,且未在法定期限內申請復議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三是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必須由主管機關先行處理,對未經批準或采用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宅基地)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決定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屬于民事案件的土地糾紛:一是土地使用權糾紛;二是土地所有權糾紛;三是土地使用權的出讓和轉讓合同糾紛;四是土地出售、交換、出租抵押合同糾紛。另外不包括林木、林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糾紛以及宅基地使用權糾紛,都屬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范疇,應到法院民事審判庭起訴。
需要提供相關證據:在發生土地糾紛以后,應及時搜尋、保存證據,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產證和各類合同書等。另外,還應提供歷史上對發生爭議的土地、宅基地的使用情況。涉及侵權的,還應提交侵權人的具體侵權行為和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的證據。如果發生的糾紛經過有關部門處理,則還應提交該部門的處理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荒山承包協議怎么寫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