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的侵權責任怎么承擔?
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與法律行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債的關系與好意施惠關系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負法律上義務的意思。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
二、好意施惠關系判斷標準是什么?
1、法律行為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發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實。如買賣、借款、承攬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2、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是指人基于內心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
3、但在實務中,對該約定有無特別利益而定,如借貸、贈與、委任、寄托等。若當事人并無受其約定拘束之意,則為好意施惠關系。
三、無償合同與好意施惠之間有哪些不同點?
1、主體要求不同 在好意施惠行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備和合同所要求的行為能力,而在無償合同中,合同主體的施惠一方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義務。
2、性質不同 純粹的好意施惠行為既不是法律行為,也不是事實行為,而且也不是準法律行為,而是由道德、習慣等法律規則以外的社會規則調整的社會層面的行為。而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則應該根據交易習慣來加以理解,斟酌當事人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進而合理認定某一行為到底是好意施惠還是無償合同等民事法律行為;而無償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故二者在性質上存在著差別。
綜上所述,對他人好意施惠在本質上是出于好意,如果因為過失造成利益受損,也構成民事侵權,這樣就需要擔責。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有幾種,停止好意施惠行為、賠償相關損失、賠禮道歉等。通常情況下,好意施惠侵權都是在過失的情形下。
學校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有哪些
設計作品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遲到會被辭退嗎
2020-12-16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要多久
2021-01-06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以下情況離婚,會被判凈身出戶!
2021-01-24反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2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人壽保險的種類及保險責任
2020-12-28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