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通則關于監護人職責規定是什么?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益。即監護人應當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日常生活,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益不受侵犯,對未成年的被監護人進行管教。
2、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對被監護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妥善保管,對被監護人的合法收入依法加以保護。非為被監護人的利益,監護人不得利用或處分其財產。
3、代理被監護人參加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監護人是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當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監護人有權代理被監護人提起民事訴訟。當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的監護權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犯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哪些人可以成為監護人?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及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成年人,都是限制民事活動能力的,應該監護人照顧其生活,保障其人身健康。同時,被監護人的合法財產應該由監護人代為管理。當未成年人陷入民事糾紛的時候,監護人要代理參加訴訟,維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人身意外險能否賠償醫療事故
2021-03-2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城市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