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害名譽權的責任要件是什么?
1、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新聞侵害名譽權必須以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為依據,具有損害事實,才構成侵權責任。而名譽權不像財產權那樣直接有形,操作起來容易,從表面上就可以掌握。名譽權的損害是無形的,訴訟各方在理解上就會出現很大差異。楊立新在《如何判斷新聞報道是否侵害名譽權》中講到從社會評價、精神傷害、財產損失等三個方面作為判定依據。
2、行為人的行為違法。
在新聞侵害名譽權案件中,行為人就是新聞稿件的作者(記者、通訊員)和編輯,他們撰寫稿件、編輯稿件、發表稿件的行為具有違法性,違反了《憲法》、《民法通則》等保護公民、法人名譽權的各種法律法規,也違反了有關新聞宣傳紀律和新聞職業道德準則。
3、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違法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是一種因果關系。否則,不能構成侵權。有學者認為,這種因果關系還應當是必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因果關系。反之,這種因果關系是偶然的,間接地,次要的則不能構成侵權要件。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新聞作者和新聞編輯在主觀上存在貶損他人,侮辱誹謗,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造成了對報道對象的名譽侵害,這就是主觀上有過錯。主觀上的過錯性也是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要件之一。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
侵犯名譽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也就是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有權維護自己的名譽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其實,認定名譽權侵害的責任構成要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有的時候,新聞工作者所報道的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真實的,但是當事人認為這件事情報道出去以后會損壞到了自己的名譽,可是,就像是自己違法亂紀的情況下,名譽權也是被自身踐踏的。
公司能否提起名譽權訴訟?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婚前債務協議怎么寫
2021-02-05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土地管理是否近三十不會做出變動有何原因以及案例
2020-12-08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