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算侵犯公司名譽權行為?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二、侵犯企業名譽權賠償的注意事項
1、厘清企業名譽權與商譽
企業名譽是指公眾對企業人格的綜合評價,其范圍較為廣泛,比如“富士康是否血汗工廠”的評價,而企業商譽是公眾對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累積的商業信譽和商品信譽的相關評價,企業商譽直接關聯企業的市場形象、經濟利益和市場份額的多寡。
2、窮盡舉證方式
對此,可以遵循先損失、后收益、再法院酌定的舉證思路。比如甲公司的商業詆毀使乙公司產品銷量下降并致大面積退貨。首先,乙公司在訴訟中如能證明銷量同比下降及退貨數量,則可直接計算出經濟損失。其次,如果乙公司不能證明損失大小,則可舉證證明甲公司的銷量同比增長數乘以每件產品的合理利潤(即甲公司所獲利益)作為賠償依據。在舉證過程中,可以綜合利用民事證據制度中的證據披露、舉證妨害、優勢證據、專家證人、司法鑒定等手段協助法院查明相關事實。最后,如上述路徑均不能達成,可請求法院酌情判定賠償數額。
3、考慮名譽侵權與不正當競爭的競合
在商業詆毀案件中,競爭主體散布損害競爭對手商譽的虛假事實,既可構成名譽侵權,也可構成不正當競爭。關鍵在于,雙方是否具有直接或潛在的競爭關系。但是,起訴路徑的選擇并非無足輕重。考慮到法院體系中傳統民事法官與商事(知產)法官在審理案件類型、指導思想方面的不同,同等條件下選擇以不正當競爭作為訴由更能維護被侵權企業的合法權益。
對于侵犯公司名譽權行為的認定情況,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侵犯公司名譽權情況的處理情況,必須由司法機關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受害人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還需要追究相關的法律責任。
訴訟侵犯名譽權有時間限定嗎?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的決議是否有效
2021-02-12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回購房
2020-11-12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鄭州城中村改造的意義
2021-01-20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7公房拆遷承租人資格怎么確定,補償多少
2020-12-05公房拆遷,同住人如何補償
2020-11-19太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意見
2020-12-25農民征地拆遷十問
2021-02-10全國有沒有統一的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29舊城改造項目中,被拆遷房屋應該怎么評估
2021-02-27如何確定征地補償標準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