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侵犯名譽權適用仲裁嗎?
侵犯名譽權不適用仲裁,具有人身屬性的權益不不屬于仲裁的受理范圍,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29條的原則規定,名譽侵權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二、仲裁和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訴訟與仲裁雖然都是解決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法律形式,但是有顯著的區別:
一是管轄權的取得不同。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只要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法院依法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而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則必須要有仲裁協議,即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或糾紛發生前、糾紛發生后雙方當事人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
二是審理者的產生方式不同。訴訟案件的審判庭由法院指定,不能由當事人選擇;而仲裁案件,除雙方當事人可以協商選定仲裁委員會、約定仲裁庭的組成人數外,當事人有權選定仲裁員。
三是開庭審理的原則不同。法院開庭審理一般公開進行,只有某些涉及國家機密或個人隱私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仲裁庭審理案件一般不公開進行,以有利于保守當事人之間的商業秘密和維護其商業信譽。
四是審理程序及當事人的能動作為不同。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應當嚴格按照訴訟法的規定進行,仲裁過程中當事人則有較大的自由度,幾乎每一步驟當事人都能主動作為,如約定由3名仲裁員還是一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是否開庭審理等等都可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不得強迫。
五是監督程序不同。我國法院實行兩審終審制,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發現確有錯誤,可適用審判監督程序。
適用于仲裁方法解決的糾紛多限于合同糾紛,在別人侵犯我們的名譽權,財產權或其他權利的情況下可直接選擇民事訴訟。每個人的名譽全都是絕對不允許輕而易舉被他人所見他的,在別人肆無忌憚侵犯自身名譽的同時一定要讓其付出相應的法律代價。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勢
2021-01-15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監護人有權查看被監護人隱私嗎
2020-12-0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土地糾紛派出所能管嗎
2021-01-01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宣告死亡又復活保險金要退回嗎
2020-11-26固定資產保險費如何計算
2021-03-25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