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職人員侵犯名譽權怎么辦?
認定名譽侵權行為,行為人要存在侵犯名譽權的違法行為。認定名譽侵權違法行為可以從行為方式來界定,其中通過口頭、書面或網絡傳播等方式對他人進行誹謗和侮辱,或是對他人的隱私和材料未經他人同意而擅自公布的,都可納入名譽侵權行為范圍之內。公民可依法向有關部門檢舉、控告他人的違法違紀行為,他人以檢舉、控告侵害其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梢姡e報是公民的一項合法權利應予以保護,舉報的內容不僅包括違法違紀行為,也應包括公職人員的思想道德問題。
二、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
3、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
綜上所述,公職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在給人民群眾辦事的時候要熱情周到,提供優質服務。如果對前來辦事人員態度蠻橫甚至是語言侮辱的,可能是侵犯到名譽權。這個時候,當事人可以到公職人員單位舉報這種行為,情節嚴重的,也能通過訴訟手段維權。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裝修合同無效
2020-12-28事實婚姻有什么法律特征包括哪些
2020-12-06朋友圈海外代購假包怎么舉報
2021-03-06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法院協助調查函適用情形
2021-02-28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人壽保險應該如何理賠,壽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是哪些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未超合理范圍保險應理賠嗎
2021-01-23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不足額保險
2020-12-14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