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構成名譽權侵權有什么要件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2、行為人行為違法
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3、存在損害后果
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4、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
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筆者認為,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二、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常見名譽侵權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包括侮辱、誹謗以及因為新聞報道存在嚴重失實的情況,給他人名譽造成損害。既然法律中規定這屬于一種違法行為,那么侵權人就要承擔因為侵權行為帶來的后果,也就是我們說的法律責任。被害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恢復名譽、消除因為侵權行為造成的影響、向受害人賠禮道歉、就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作出賠償。
新聞報道侵犯他人名譽權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新疆各市區消費者投訴協會投訴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9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交保費后還未出保單即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02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無法找到第三者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無責車輛損失賠償責任
2020-11-28有關理賠的其它問題
2021-02-11